艺精巧。一年分四季采制,谷雨至立夏(4月中下旬~5月上旬)为春茶,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5~50%;夏至至小暑(6月中下旬~7月上旬)为夏茶,产量占25~30%;立秋至处暑(8月上旬~8月下旬)为暑茶,产量占15~20%,秋分至寒露(9月下旬~10月上旬)为秋茶,产量占10~15%。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好。秋茶次之,其香气特高,俗称秋香,但汤味较薄。夏、暑茶品质较次。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,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,采下二三叶。采时要做到“五不”,即不折断叶片,不折迭叶张,不碰碎叶尖,不带单片,不带鱼叶和老梗。生长地带不同的茶树鲜叶要分开,特别是早青、午青、晚青要严格分开制造,以午青品质为最优。茶汤要练“抖开抛,抖开后抖一抖,抖散要匀。” ——制作手法 唐代为提高安溪铁观音品质的关键时期,安溪县茶农希望茶树能够一丝不苟,采摘到几位完整的茶青制作一斤铁观音,那时,人们又将摇青称为“摇补”。摇青要根据叶片生理状况,适当的进行水分的补充,且通过提高叶温,让叶缘细胞组织受到刺激,促进香气、滋味的充分发挥。 摇青要以茶青的新鲜为主,叶片水分的蒸发,这时候可以适当的进行补足摇青工作,使叶片的水分均匀的分布,形成一个均匀的乌龙茶叶片,俗称“跳水”。这次复揉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,并且适当的摇,让茶叶充分的在空气中蒸发水分。 2、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的核心工艺。做青是做青过程的重要环节,可以说乌龙茶摇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茶叶内含物质的氧化,达到适当的发酵程度;做青的目的,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中含有的一系列物质,促使茶叶进一步的氧化,以保证茶叶的质量,同时为做青的最后阶段。 做青这一步骤,可以说是做青中的关键环节,也是做青过程中的关键环节。 其次是炒青,做青过程的温度高低,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逐一实行,要有耐心,不能急功近利。而且这个过程需要有一个长时间的炒
Copyright © 2022 WordPress. WordPress 版权所有 Power by WordPress